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想带孩子在家里实施国学经典教育,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文章发布于:2019-01-12 17:55:37

想带孩子在家里实施国学经典教育,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有家长问:刚收到一大堆经典,该怎么读?

这一大堆经典,是我们一辈子要用的,是我们的粮仓,是弹药库。

这不是一天就要吃完的,

慢慢地按照累积法,一口一口,一本一本,“吃”它三年、五年、十年。

面对这一大堆经典,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体会一下,如果是自己做,有没有可能做出来?

如果是自己经营,会定价多少元?

如果把这些经典与孩子的未来、格局放在一起进行思考,是什么价值?

如果不要这堆经典,有没有可能达到我们培养好孩子的目标?

我们是有完整的理论和方法的,每个家长都有相应的指导师,遇到问题,都是可以得到指导的。

刚开始读经,内容应该如何安排?

请与自己的指导师联系,指导师会帮助我们进行计划,我们按指导师提供的计划读就可以了。

如何安排读经内容的难度?

按难、中、易进行搭配会比较合适。

线程中,有一两样“经”是可以的,“典”“文”“蒙学”,包括成语接龙、诗词,都可以安排进来,这样错落有致,趣味无穷。

三线程的内容有先后之分吗?

各线程中的内容,没有具体规定,没有先后关系,可以灵活进行。

关键是我们利用好孩子的时间,慢慢把它们都“消灭”掉。

读经计划表是我们的义师制定出来的,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要珍惜。

一般来说,按上面实施就可以了。

服务大家,是我们的基本宗旨,只要能够教育好孩子。

可以灵活进行。

《大易教育》里有介绍,对其他的做法,也不反对。

“经”先“典”后,这是基本原则。

到底是全部“经”先,还是部分“经”先,可以自己灵活掌握。

《易经》和《黄帝内经》同步读,这样可以吗?

可以,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易经》是最好的,一定要读,但是不是全部都一定要读最高级的,就看因缘。

生活中,最好的,不一定全吃,也可以适当搭配一些小菜。

我们读的经典科目,在重复的次数上是怎样安排侧重的?

我们读经,没有什么侧重,几部重要的经典,都要读100遍以上。

怎样读,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掌握。

我不打算把所有的国学经典全部读完,但是这几年应用累积法,我们已经把许多重要的经典读了很多遍,“六经”“四书”“十四蒙”全部都读熟了。

不少机构的方法,一本书就要反复读几年。

我们提出的多线程、多样化、七日来复的方法,不但解决了读经的兴趣和效率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大量读经的效果问题,这点大家可以去对比,判断。

是不是要先读《易经》?

《易经》是根本,要读《易经》,而且要系统读经,其中主要读“经”类,《易经》《黄帝内经》等,但不排除“典”类。

其他大部分的读经机构,学习不够系统,而且认为“经”不如“典”,这是他们与我们的主要区别。

读经从哪本开始比较好?

请多看几遍《大易教育》。从哪本开始有区别吗?

看到一桌菜,有必要研究从哪盘开始吃吗?

管他先从哪盘吃,反正这一桌子菜,全都要吃完。

读完《易经》,接着什么最重要?

接着继续读《易经》,终生去悟,去应用。

《易经》的学习,没有终时。

读到怎样才是喜欢《易经》?

问之无用,行之有效。

喜欢不喜欢,是说不清楚的。

不理解,也会喜欢。

很多孩子并不理解《易经》,但是天然喜欢《易经》。

要等到理解才喜欢,恐怕不知多少人的《易经》梦就没了。

很多人经过实践,发现自己确实喜欢《易经》。我们经过实践发现,孩子们就是喜欢《易经》,爱你没商量。要是按照专家们的解释,不理解就不喜欢,那孩子们就永远也无法学习《易经》了。

还没有学习,所以没有理解;

以为没有理解,就不喜欢;

因为不喜欢,就不读——几千年,就是因为这种伪解释,让无数人断了学习《易经》的梦。

孩子们天生喜欢《易经》,但是我们的许多专家自以为是,以为孩子们会不喜欢《易经》,这误了多少孩子呀!

提出孩子们要学习《易经》,是我们育心经典的创举。

现在,还有无数的读经机构不主张学习《易经》,而是首推《论语》《弟子规》,孩子们越读越没劲,志气全读没了,怎么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

要灭我中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们没有志气。同志们,我们能让这样的教育灭掉我们中华民族的志气吗?

(众家长回答:不能!)

这就是我们育心人的担当。

面对无数的伪国学、伪大师,我们勇敢地发出“不”的声音。

如果《易经》的精神再不能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危矣!

《易经》的精神,就是道的精神,就是天地的精神。

有缘到育心大家庭的朋友们,我们庆幸吧!

育心经典是宝藏,真正的有心人,一定会在这里挖到需要的宝,而且会越挖越多。

育心育心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家长家长齐努力,携手前进不分离。

读《易经·乾卦》二百遍了,还不懂怎么办?

家长:我现在读《易经·乾卦》满200遍了,还不懂。请问老师,是不是要看看各家的解释啊?

赖老师:如果你只读“周易”两个字,估计读一万遍,也不会懂《易经》的。

如果你不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我们对你也就爱莫能助。

你没看《大易教育》吧?赶快去看《大易教育》。

如何理解经典的意思?

一开始就想理解,我们都没有这个能力。

如果你有这个能力,我们也不反对你这样做。

我本人是读了100遍以上,才有一些小小的理解;

现在读了300多遍,才开始给弟子们讲《易经》。

所以,我们要把那些想马上理解经典的花花心眼先丢掉,先读熟再说。

怎样学习中国文化?

学习中国文化,不难,只要掌握一个字就足够了。这个字就是“诚”。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其诚,故能尊其师;唯其诚,故能尽其意;唯其诚,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不行而至。大道唯诚,故能一以贯之;天地唯诚,故日月运行,寒暑相推,万物生焉;圣人无他,唯诚而已。

这个不是我说的,是《中庸》里说的。

大家好好读《中庸》,就会明白至诚之道。

本人实在是没有任何东西,我讲的,不过都是圣贤书上的。

我可能读得多一点,也可能心更诚一点,所以,在经典中的体悟就更多一点。

我也比较简单,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所有心得,我会不厌其烦,在这里说来说去,劳民劝相。

希望我们这里多几个能够劳民劝相的义师。

在育心QQ群里,我愿意是一口井,任取任予,永无枯竭。笑看云卷云舒,看他人来人往。人生若能不老,我愿活个千年,看我大易育心,能出多少豪杰。不信天地无情,断我中华命脉,故将血肉之躯,化作长虹贯日。

读经不懂意思怎么办?

懂不懂不是我们能管的,读不读才是自己要管的。

把经读好了,懂就自然来了。

没有“读”,哪里有“懂”?

就像吃饭也一样,能不能消化,不是我们能管的;

要不要吃,才是我们能管的。

吃好了,消化自然有消化系统去管,何必自己费心?

还没有吃,就老想着消化,一吃就要消化,难道因为不知道怎么消化就不吃?

余三十多岁接触经典,四十岁学易,因人太笨,一窍不通,故放下想懂的想法,专心攻读。

读《易经》百遍以上,《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孝经》均五百遍以上。忽一日,似有所悟。

至今,《易经》已读近四百遍,六十四卦,融会贯通。余于三月前,开始给弟子讲解,至今已讲完五十六卦。

人人执着于懂,结果却难懂;

而余未思读懂,然渐入佳境。学问之道,不亦明乎?

不懂就不懂。管他懂不懂,十分精力,只做一件事,可以做得非常好;

十分精力,想做几件事,可能一件也做不好。

读了这么久的《易经》,竟然一点都不懂,怎么办?

家长:昨晚自己看《易经》,看了一半,感觉一句都没理解。不过学了几个生字和繁体字,也不错。

赖老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读到了吗?

家长:读到了,而且应该理解一些。

赖老师:那证明你刚才讲的话不对,起码这句话看得懂吧?

如果你能懂这句话,按这句话去做,去体味人生,你这辈子就会吉祥余庆,这个价值有多大?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读到了吗?明白意思吗?

这些话,事实上早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不管有没有读过《易经》都应该明白,只是我们不清楚,这些道理出自何处而已。

今天能够读到《易经》,能够找到这些道理的出处,找到大道本源,我们应该是多么欢喜!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

我们明明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行动,反而说自己一句也不懂,这样怎么对得起《易经》?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每读一遍,必有收获。

如果我们能够细致地觉察自己的变化,不断地惊喜自己的发现,这样的人生,将是多么快乐!

我们的生活也一样,每天都有收获,我们感恩都来不及!

我们有生命,是这样的鲜活;

我们有吃的,不至于饥饿而死;

我们四肢健全,可是我们却总是说,我今天什么收获也没有,烦死了,不想活了。

一念之别,天地相隔。

所以君子动念,不可不慎。

心想事成,心里是美好的,就会不断地收获美好。

希望我们讲话、做事,都能确定好一个积极的、乐观的原则。

不过可以说明一下的是,我在这里所讲的内容,是市面上所有《易经》讲解中所没有的。

我不讲与人雷同的东西,讲的都是自己感悟到的真谛。

累积法要能够得到认同、实施,也需要一定的因缘,许多人正是不愿意放弃原有的学习习惯,所以不能认同累积法。

家长:我读了这么久的《易经》,一点都不懂。真是晕倒。

 赖老师:什么叫一点都不懂?请问你读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了吗?这句话是让我们做好事,还是做坏事?

你读到“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时,有没想过,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退缩还是继续努力?

读到“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这句话了吗?这句话让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这些,我们读了,真的一点也不懂吗?

请大家用积极的、向上的思维思考一下。

明明读懂了很多,嘴上却说一点也不懂,这样只会障碍我们的进步。

每次只要懂一点点,就要为自己高兴、喝彩。

事实上,每读一遍,总会有一两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每天有一两句,一年之后,我们会懂得多少?

这样的收获,我们怎能视而不见?

我们读《易经》达到百遍的家长朋友,现在看《易经》的讲座,看《易经》的其他资料,不会再感觉《易经》是一本天书,这是怎样的进步?

想一想自己,一年之前,对《易经》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只是一年的努力,我们就可以谈经说易,这种收获,难道不值得让我们为自己喝彩吗?

读经典是否要看解释?

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边看注释边学习。结果,学习十年、二十年,《易经》仍然入不了门,甚至连一遍《易经》都没有读完。

二是先读够百遍再理解、感悟。结果,一年可以完成百遍,自己可小悟,若遇明师指点,即可轻松上路,得入易门。

可惜,世人多喜欢前者,极少愿意听吾言,用后者。两者区别之大,再笨的人,也能清楚,奈何就是不信,非要去走弯路。

不听吾言,非吾徒也,有问题请勿问赖老师,各走各路。将听吾言,用之必胜,留之;不听吾言,用之必败,去之,是以我们群天天踢人。

翻译有千千万万种,你要看哪一种?

对经文都没有熟悉,有什么资格看翻译?

看了又懂得什么?

如果别人说错了,你能辨别清楚吗?

原文一万字,翻译十万字、一百万字,到底要看哪个?

书店里到处都是注释版《易经》,能帮助我们学好《易经》吗?

而我们育心的普通家长,用没有注释的《易经》,一年时间,可以通读百遍。

请问是一遍也读不完的注释版能够理解,还是我们读过百遍真经原典的能够理解?

孩子的背书能力很强,但很担心他是否能理解真正的含义?

孩子总是问经典里的语句是什么意思,要不要给孩子作解释?

对于十三岁的孩子要解释吗?

孩子边读经边自己作解释,这种情况需要纠正吗?

以上问题明天下午继续分享。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