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电竞“自由职业”的身份被教育部承认了,但被你的家人认可了吗?

文章发布于:2020-07-24 15:33:40


上周,教育部明晰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打电竞、开网店、自媒体属于就业。


从“洪水猛兽”到“新兴产业”,本世纪大众对电竞的认知几经变迁。教育部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大众的态度。



不过,除了提高各个院校的就业率,教育部的这个行为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还得听一下各个高校,教育机构以及电竞行业从业者的心声。


省部级单位接连为电竞发声,但大众认知仍有改善空间


体育总局认可电竞的正式体育项目身份是2003年,电竞成为亚运会表演项目是2018年,人社部认可电竞从业者的职业身份是2019年。2020年,教育部也从就业的角度,明晰了电竞从业者是“正当职业”。



梳理这个时间线不难看出,电竞从业者正在慢慢撕去“网瘾少年”的标签。不过,这些省部级单位对电竞的认可,其根基是电竞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电竞市场的规模(端游市场、移动电竞市场和电竞生态市场总和)已经超过1000亿。市场规模、经济利益、就业人口,这些都是电竞得到主流认可的原因。


与考虑这些因素的“居庙堂者”不同,在大众的认知里,电竞仍没有完全脱离“洪水猛兽”的范畴。


中公教育体育考研项目负责人邹佳良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在他过往的调查中,95%的家长表示不愿意让孩子、学生过长时间的接触电子竞技。“因为在很多家长、老师并不认同电子竞技,在大家看来电子竞技就是玩游戏,耽误学生学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他说。


而在笔者走访重庆忠县、杭州下城区等多个电竞氛围良好的地方时,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建筑工人、餐饮业创业者等也大多表示过对当地大力发展电子竞技产业的疑惑:“电竞不就是打游戏么?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不好吗?”


在“电竞也算就业”登上热搜的同时,微博上的一个投票,反映了微博用户群体对电竞职业的积极看法。在这个名为“你看好职业电竞发展前景吗?”的投票中,有4.7万人参与其中,明确看好的有2.7万人。



考虑到微博的用户几乎很少有50后、60后和70后,这样的数据或许只能反应年轻人们的观点。


家长们到底怎么看自己孩子从事电竞行业呢?


从质疑到支持,从业者家长并不只因成绩发生转变


之前,关于电竞选手或者从业者与家长之间的斗争故事,我们听过不少,但大多数以年轻人的胜利为结局。


《炉石传说》女选手狮酱曾被她作为律师的父亲极力反对,但她用成绩以及随之而来的奖金证明了自己,也给自己追逐电竞梦想带来了底气;电竞主播呆妹当主播之初曾被父亲威胁“再当主播就别回家了”,但最终她的父亲回到了她的直播间开了“公爵”,且刷下了数枚“火箭”。


一方面,这些从业者确实足够优秀,证明了自己是万中无一的电竞人才。另一方面,在“和自己孩子较量”这件事上,鲜有父母能够获胜。


然而,那些并不是明星选手或者大主播的从业者,他们的家长就分成了多个阵营。



有的因为相信自己孩子的选择,开始慢慢了解电竞产业,随后对产业前景有了认可度。WE主场解说赵松琪表示,自己的家长一开始只是全力支持自己喜欢的事业,直到后来了解了电竞产业之后,便开始真的认可了她的从业选择。


有的家长则是只要孩子有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本事就行,做什么行业他们不干涉。“做电竞也好,修电脑也好,只要他能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上不违反道德底线,下不触碰法律法规,我就没什么可反对的。但你要说我多懂他每天在干嘛,我也不明白,我就知道他挺忙的,而且在公司打游戏也不会被领导批评。”一位“60后”家长的反馈,或许能够代表很多如今电竞从业者(多为80后90后)的家长的看法。


当然,也有个例因为父母极力反对离开电竞行业。98年的小豪坦言:“爸妈看我天天打游戏看不下去了,给我找了个工作。其实我做电竞视频剪辑赚得并不比工作少。”


80后90后们也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家长,他们对待不同职业的态度就开放了很多。这些“年轻一代的家长”或者“准家长”对于孩子选择电竞行业的态度,就变成了这种画风——“打职业需要天赋,所以这个我强求不来。但如果只是做衍生产业的从业者,我觉得是可行的。”“他做什么我都支持,只要是他真心喜欢的就行。”“我不会刻意引导他一定要进入电竞行业继承衣钵,但如果想来,我完全接受。”在询问了数位电竞从业者和非电竞从业者之后,这些年轻一代对下一代的择业,似乎并不想过多干涉。


个人的成就扭转了某个家长对电竞行业的看法,时代的更迭和认知的变化,则让这一扭转的主体从个体变成了群体。


教育从业者:青少年仍应该以学习为第一要务


地方力推电竞政策,学校竞相开设电竞相关专业,家长的思想也在转变,这是不是代表“全民电竞”要成为现实,产业人才也将“井喷”式涌现了?


显然不是。电竞人才或者各行业的人才,首先得是个“人才”。电竞从业者缺口动辄数以万计,但中国打游戏的人却高达几亿,这几亿用户中,为什么没诞生相应的人才堵住人才缺口呢?不管哪个行业,还是得讲究综合实力,选手靠天赋,从业者的从业资质却跟已有的产业没有太大差别。按照这个逻辑,青少年们仍应该以学习为天职,而不该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电竞上。



邹佳良认为,电竞能否被看作“正当职业”,不能完全以教育部的公文为准。“自由职业可以算就业,但自由职业也意味着不够稳定和长久。举个教育界的例子,一些中小型教育机构就有很多‘自由职业教师’,但他们跟全职教师就有很大不同,正规机构也几乎不用这种‘自由职业从业者’。所以,如果电竞从业者能够满足、专业、长久等几个要素,电竞产业才能发展得更好,电竞从业者的身份才会更被大众认可。”


邹佳良还站着自己的角度谈了关于电竞从业者学历的问题。“目前职业选手大多年龄偏小,所以我不太看好大学生去转行做一些硬核电竞项目的职业选手。目前,有些高校也开办了电竞专业,培养行业人才,这对于行业是好事儿,但电竞行业人才的培训起步较晚,学科设置还不够完善。如果大学的专业能够增加诸如‘青少年电子竞技与管理教育’之类的学科,会对电竞人才的培养、学生对电竞的认知引导等都有好处,甚至能够在社会范围内改变大家对电竞的认知,有利于电竞洗掉‘洪水猛兽’的标签。另外,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或许能够开设电竞管理方向的MBA课程,借鉴体育产业培养高端人才的方式,用人才促进电竞更规范地发展。目前我们主要做的是体育考研培训,假如有天大学开设了电竞方向的MBA课程,我们或许也会积极帮助学员考取相关的理想大学。”


至于电竞人才培养的前景,邹佳良也有自己的期待:“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教育培训体系,专业的书目都是电竞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教育赋予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素养之后,他们才能成为电竞领域的专业人才,才能谈就业之类的问题。教育培训的专业化是这个新兴领域行业规范化的必经之路。”


结语:


教育部明晰电竞从业者属于就业范畴,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主流价值观对电竞更加认可,这当然是电竞行业的利好消息。


然而,在教育部承认电竞工作者成为职业身份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本该坐在教室用功读书的学生,以电竞为借口荒废学业甚至隐瞒家长的事情发生。


电竞选手的天赋万中无一,电竞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也需要时间累积,因此青少年中除了那些罕见的天才,其他人还应以学业为重,即便做不了电竞选手,参与电竞行业的工作,也是年轻人热爱这项运动而为之奋斗的最有效途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