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易经》蒙卦中讲孩子主动爱上学习的方式,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各是什么?

文章发布于:2019-01-12 17:57:55

《易经》蒙卦中讲孩子主动爱上学习的方式,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各是什么?

欢迎家人们回家!

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大智慧——育心经典,

学习如何养生健康——李忠民代餐粉。

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学习成长!

全民健康大家庭(3)群课程内容以不离生活,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圣贤教诲为原则,传播经典智慧,提高健康意识为主题进行分享。

全民健康大家庭(3)群课程时间安排如下:

上午9:45-10:20

下午15:45-16:20

大家可以将亲友中有一定的健康意识,愿意了解李忠民代餐粉的,介绍到这里来。

为了便于交流,请先修改名片,

格式:地区真实姓名【邀请人姓名】。

示例:淄博张美玲【张娟】。

注意本群的括号为【】中括号,不是()小括号。

我们这里,是一个真正的没有围墙的网络大学,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大家收获智慧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因此,开始的修改群名片,学习群规等活动,类似于新生上学进行注册登记,请大家认真对待。

下面来学习易经的相关演绎课程,

蒙卦:童蒙求我 再三不告

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古老的《易经》中,指出了我们用经典来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时机,从胎教开始;

教育的内容,是经典;

读经的时间,要坚持十年。

接下来是《蒙卦》,我们都知道,蒙卦是讲教育的。

在这里讲清楚了实施教育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有教育的最高目标。

《蒙卦》里讲“童蒙求我”“再三不告”。

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求学,而不是逼着学生灌输式学习,能够达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境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育心,大易,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目标。

现在,多少人想听我们的课程,在我们的大易社,每天大家一起早起学习,堪称世界奇观。

那么,作为学生又应该如何求学呢?

当我们有了疑问,需要帮助的时候,请首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确实下了功夫。

真正尊重老师的学生,不会轻易提问,

必须是自己做了充分的了解,主动地学习,实在不行的时候再提问。

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问题,不是一般的普遍性的问题。

一种类型的问题只能问一次,再三都不行;

再者,二也;

三者,众也;

谓之“再三渎,渎则不告”。

所以,我们在群里反复劝告新朋友,

先到网站学习,用七天时间了解我们的理论、方法,包括教材。

听话的,做了好学生;

不听话的、随意提问的,结果也很清楚。

不是好学生,是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的。

教育的真正目标呢?

在《蒙卦》中讲得非常清楚:蒙以养正。

这句话,凡是搞教育的都会说,特别是推广经典的。

但是知道这句话出自《易经》的人,可能并不多,特别是了解什么是“正”的不多。

正者,止于一者也。

那为什么是一,不是二、不是三呢?

源自《易经》,“再三”不可也,既然再三不可,则只有一可也。

不学易,焉知此理?

故曰:不学易,无以言教育。其此之谓乎!

“蒙以养正”,还有一个材料的问题,补充一下。

这里提到“养”这个概念。

养,当然是用有营养的东西。

在《屯卦》中讲到了“君子以经纶”,因此,“经纶”才是最高级的养的材料。

但是,当前我们的幼儿园、小学用什么养呢?

用《弟子规》。

规,怎么会是营养呢?

如果《弟子规》好,圣人就会说“蒙以规正”。

显然,规是正不了的,养才能正。

所以,“蒙以养正”,要养。

养的材料是经典,特别是最高能量的《易经》。

《易经·蒙卦》里面有句话“蒙以养正”,很多老师可能都知道这句话。

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蒙”就是讲教育?

谁能够解释一下?

很多东西,我们老祖宗早就给讲清楚了,但是很多老师可能都不太明白。

老师都不明白,我们家长就更不明白了。

《蒙卦》说:“山下出泉,蒙。”

圣人看到山下出泉,就知道要教育。

“山下出泉”,是山里面出泉水。

今天恰逢母亲节,母亲就像一座山一样,生孩子就是“山下出泉”。

生孩子,为什么要叫“泉”?

泉水跟大海有什么区别?

泉水有两个特点:

第一,他很小;

第二,他很正、很纯净。

圣贤看到这股清泉从山下出来,他就想到,这个泉水要流向大海。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从出生之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最后融入社会的过程。

而刚出生的孩子就像是泉水那样正、那么微小,如果你不去教育他,试想他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会怎么样?

他会被别的脏水污染,所以孩子要养正。

《蒙卦》里面讲了很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说“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就是你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来找你学习。

而在学习当中,师道尊严又怎么体现呢?

《蒙卦》里说:“再三渎,渎则不告。”

一个问题,你问了一次,又再三询问。

我告诉你一遍,你不懂;

告诉你两遍,你还不懂;

那第三遍,我不说了。

这里面就有个师道尊严,有问题你要自己多思考一下,实在不行了,再去找老师询问。

分享完《易经》屯卦在教育,孩子学习,师道之间的关系,下面再来了解易经的价值,

《易经》的价值,我们用四句话来形容。

第一句叫“群经之首”。

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其他哪本书有这样的美称。

“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

我把经典做了一个分类。

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是基础类的。

所谓“基础类”,就是教我们怎么做人的。

对小孩的培养,现在中国的许多家长可以说是完全颠倒顺序的。

小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要打“地基”。

打地基的同时,你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涉及到结构的问题。

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

现在我们的教育统统停留在“装修”的层面,弹琴、跳舞、画画、学英语、学数学等,所有的这些都不能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

而基础类经典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

有了“地基”,会做人,这还不行,还要会做事,所以要有结构类的经典。

结构类经典是让我们学会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

讲解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易经》。

这些“经”都是圣人所撰写或整理的, 所以放在结构类里,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等,

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家的、道家的、医家的、佛家的,儒释道医四家的经典。

我们姑且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

只要设想一下,如果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现在会是什么状态?

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将来又会是什么状态?

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习经典,

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懂这个规律,而是花很多精力和时间陪孩子学钢琴、学跳舞等。

第三类是装修类的。多数的家长就喜欢“装修”。

唐诗、宋词是装修类的,一般家长都会给孩子学;

唱歌、跳舞是“装修”,也会给孩子学习。

“装修”好不好呢?

如果只有“装修”,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条新闻,上海一栋十三层的楼房倒塌, 我给大家看一下相片,这是建筑史上一个叹为观止的典型案例。 

这栋楼就好像是吃了迷药似的,就这么平平地、缓缓地倒下来了。

栋楼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它的柱子比手臂大不了多少,它的钢筋像小手指那样细。

这种楼你要是买到了,就太可怕了!

好在那些住户还没住进去。

这种完全没有地基的楼房,竟然能通过那么多质量检验部门的检查!

我们培养一个孩子,教育一个人,没有质量检验部门来检查。

因为我们不知道地基,不知道结构,

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的人,这些跟建筑上的道理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不也是“豆腐渣工程”吗?

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 社会上为什么每天有那么多人会自杀或杀人,这就是“装修”之害,这种危害太严重了!

事实上,新闻报道的还是少数,大部分是没有见报的,死了就死了,大家都不知道。

在结构类经典中,《易经》的第一卦就有“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如果小孩子有这个信念,就具有了非常大的结构,一根“钢筋”就出来了。

第二卦,“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孩子如果学了《易经》,心里有了这两句话,就可以确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各家。

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劝人向善,要行善积德。

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易经》里也写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

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讲生死问题,轮回问题,如何离苦得乐。

昨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我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今天在这里也讲一下。

《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

《易经》是研究什么的呢?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研究的,同样是生死问题,跟佛教是相通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道教也有很多观点,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

《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一模一样,是不是?

《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易经》里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有所不同而已。

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

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是读《易经》的。

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

通常我们认为,儒教的开山祖师是孔子。

其实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是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让它发扬光大。

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能看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看到没有,这里不仅讲五伦,而且讲五伦的来源。

儒教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自《易经》。 

《易经》里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现在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

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

如果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对男女的地位进行调换也无妨,可能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天尊地卑”,这种定位不是你想否定就能否定的。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要管理好家庭,必须靠父母。

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

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以为教育就会成功。

成功不成功我们另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

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没有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

一个家庭里,没有孩子是不成家的。

父母没有孩子,家不成家;

孩子没有父母,孩子的心理等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

“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就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功夫,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身修得再好,齐不了家,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

所以这个五伦关系显然就是出自《易经》。

 

我们通过这样的类比,说明它是“文化之源”。

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太极、书法、琴棋等方面都是如此。

我们这里有练太极拳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

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

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原理也是出自《易经》。

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都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易经》。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三句话,是“智慧之海”。

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

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

学经典,不是要求你把它全部搞懂。

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完全读懂了,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

《易经》是我们要终身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我们只要能懂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

我也一样,只懂了一点点。

我们每次读都懂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就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如果能明白其中一句都不得了。

就比如“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

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

什么叫“悟”?明白是不行的。

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好像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

什么叫“开悟”?自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开悟”。

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

《易经》是“智慧之海”。

《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的,只不过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悟到多少的问题。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

这个跟宗教有关系,跟我们的生命起源、来去有关系。

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一百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在看别人讲的内容时,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看明白。

就像“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这个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

如果你把“道”字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来找我,看看你悟的跟我悟的是不是一样。

对这个“道”字,我研究到最后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完全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人们对《易经》有相当多的评价,比如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都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

有一天凌晨四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

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那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个“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

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

我突然想到,在《易经》里面,在《乾》《坤》两卦里,九五爻和六五爻,把“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

《易经》坤卦的六五爻,文言部分,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

“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

“十”是两个“五”的意思。

还有这个九五爻,在《乾卦》里面达到“九五”的状态,就达到了“大人”的状态。 

很多人学《大学》,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

《易经·乾卦》九五爻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两个“五”合而为“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

“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语序,“以五十学易”,就能够明白,这个“以”字,是使用、达到的意思。

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的作用。

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

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这样深入地去思考,去体悟,所以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

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前面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七十岁左右的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想叫上天再多给自己几年时间,继续学习《易经》,达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可以无憾了。

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

要把《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就是知类通达的状态。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有很高的评价。

比如,“药王”孙思邈就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也说过,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

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比如: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科技;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呢?

举国而知易者,鲜矣!

不懂《易经》却当老师,去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的很多,所以在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教育跟医疗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学《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生在中国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让我们读了以后能够像读《易经》这样,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可以成为优秀人才?

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为优秀人才?

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

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成为超级优秀人才。 

回顾历史,我们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等杰出人物,他们是不是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有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

其实可以肯定地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晚才出现的。

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都读,不如就读一本《易经》。

你读一千本杂七杂八的书都不如读一本《易经》,这个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感谢家人们的陪伴,分享到此结束。

每天学习一点点,累积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经典里的日积月累:

《易经》:积小成高大,君子以顺德。

《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中的大智慧——育心经典,学习如何养生健康——李忠民代餐粉。

学习经典,教育孩子,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基本责任,我们只是提供了非常成熟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帮助大家实现教育孩子和提高自己道德学问的目标。

如何学习经典,如何实现教育孩子和提高自己道德学问,请看《大易教育》了解清楚。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后,回复1或者大易,即时查看《大易教育》。

同样,实现身体健康,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基本追求,李忠民代餐粉,也是帮助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手段和产品,让我们能够轻松实现这样的目标。

如何实现身体健康,请看 《李忠民代餐粉》 了解清楚。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后,回复15或者李忠民或者代餐粉,即时查看《李忠民代餐粉》

【温馨提示】

都是成年人,自己的选择,不管有什么结果,都是要自己去承担。

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请不要随便决定,

在决定了之后,请不要随便怀疑。

所以,是否选择育心经典和李忠民代餐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

在我们这里,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大家具备基本的智慧,懂得分辨,是非对错。

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学习成长!

想进企业万人微信群的,请下载好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