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问题丛生的城市,为什么越大越好?

文章发布于:2020-02-03 00:53:17


作者 | 米筐老A


非冠肺炎疫情的假期里,因为防疫情的需要也就多了独处闲暇的时间,这反而为我们读书、思考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这两天读了一本《规模》的书,其中关于城市的论述让人深有启发:为什么城市越大越好?城市的虹吸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哪怕城市有疾病/犯罪/污染等问题,为什么人们仍然愿意挤破脑袋的往城市里扎堆?


由此也就理解了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大城市、中心城市、强省会城市、城市群。

01

城市

城市是什么?它只是一群人聚集、工作、生活的地方?

当然是。但城市的意义更在于:它是文明的熔炉、是创新的中心、是财富创造的引擎、是观点/想法/增长的驱动力。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GDP、知识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全球1.5%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球一半的经济活动,而这1.5%的土地面积全都是城市区域。

在2012年,中国的前十大城市群虽然只占据15%的国土面积,但却聚集了4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72%的GDP。

城市就像一个生命体,有输入有输出、有投入有产出、有像人的血管一样的网络结构。

运输能源的管道(天然气/油气)和高压线、运输物资的道路和铁路,就像人的进食输入系统;运输污水的下水道和沟渠、处理垃圾的垃圾站和车辆,就像人的排泄输出系统;传递信息、资讯的光缆电线,就像人的血管一样构成了一个网络。

居民楼、办公楼、商场、酒店、学校、医院、公园……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硬件设施,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依附于这些硬件设施,并产生了诸如医学、文学、艺术、技能、绘画等软件成果,期间还要穿插着看不见的社交沟通、管理技巧、规章制度等等。

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机构之间、组织机构与组织机构之间)和人类合作(通过社会分工大家各司其职,之后通过交易彼此间交换劳动成果)是社会财富得以成功创造的两个必要因素,而城市就提供了这样的场所和平台——城市是人类发明的天才机制。

人类需要城市,城市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2006年,全球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75%……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都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聚集。

近四十年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更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让数亿人卷入其中,中国也由之前的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变成而今城市化率达60%的工业国。而今,中国正进行二次城市化——由之前的农村人口向大中小城市迁移的城镇化,转向(农村/中小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大城市化。

《求是》杂志去年底发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其中一句十分抢眼: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什么意思呢?大白话就是让人、钱、产业、资源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

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大城市对农村、对周边地市的人口/资金/资源/产业的虹吸效应将更加明显。

城市为什么越大越好呢?规模经济。


02

0.85

我们先看下面一张图:


这是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这些国家城市的规模与各自城市加油站数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二者关系形成的直线(黑色实线)其斜率小于1、实际值大约为0.85,也就是说城市规模(主要指标是人口)与加油站的数量是非线性的关系。

那什么是线性关系呢?城市规模与加油站的数量是同等的匀速增加,如每增加10万人就多增加一座加油站、每增加100万人就增加10座加油站……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上图中的虚线就是线性关系,其斜率为1,当斜率大于1时是超线性关系(下部分就会讲到)、当斜率小于1时就是亚线性关系——城市规模与加油站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亚线性关系。

怎么理解呢?就是城市人口变多、城市规模变大时,加油站增加的速度在变慢。慢多少呢?慢了15%。

加油站的数量与城市规模的0.85次方成正比(0.85也就是上图中的黑色实线的斜率数值),也就是说有15%(0.15)的节约。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城市越大,一座加油站就会供更多的人使用——在小城市里,可能10万人共用一个加油站,而在大城市里可能15万人共用一个加油站。

其实不仅加油站如此,城市道路的总长度、水电管道的总长度、煤气管道的总长度等也符合这一规律——城市规模越大,人均拥有的基础设施就越少、同样的基础设施就得供更多的人使用。

如果还有人不理解,记住结论就可以了:大城市比小城市更节约加油站/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能节约多少呢?能节约15%。

这在我们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在村子里修建一条柏油路主要供一个村子的人使用——而一个村子才多少人呢?若在大城市里修建一条同样长度的柏油路,使用的人就很多了……相应的,大城市的人均道路就少、也就是更节省基础设施。

我们总会说大城市污染严重、废气废水垃圾产生的更多,我们只看到污染物的总量、而没看到这些污染物是由多少人制造出来的——它们是由上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制造出来得啊,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少了。

你看到乡村或小城市污染小,是因为人少……可把污染物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就多了。若把大城市成百上千万的人口分布于广大的农村和小城市,那总的污染物排放量将是巨大的。

是的,大城市更节约、大城市更环保、大城市更高效。

跟城市规模与基础设施呈亚线性关系(城市越大越节约基础设施)不同的是,城市规模与城市产出则呈现出超线性关系(城市越大越能创造超额的财富)。


03

1.15

我们还是先看一张图:


这是全美国工资总额和专业人才数量与人口规模的关系图,由图可知二者关系的直线其斜率近似于1.15、也就是超线性关系。

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其人均工资总额和专业人才占整个城市人口的比重就越高。比理应的正常值高多少呢?高15%。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连接。

连接就是人跟人之间、人跟组织机构之间的接触。

你跟朋友打了次电话/见了次面,算一次连接;
你去小卖部买了一瓶水,算一次连接;
你的孩子去学校上学,也有很多连接(跟同学接触/跟老师接触);
你去医院看了次病,当然也算次连接;
你跟生意伙伴做了笔交易,更是一次连接;
……

在大城市,因为人多、连接的机会就多,并且连接的增幅远高于人口的增幅。
根据排列组合的知识,用总人数乘以每个人可以联系到其他人的总数(即总人数减去1),得出的数再除以2,就是连接数。如:

如果只有2个人,连接数就是2人×(2人1)÷2=1;
如果4人,连接数就是4人×(4人1)÷2=6;
如果6人,连接数就是6人×(6人1)÷2=15;
如果8人,连接数就是8人×(8人1)÷2=28;
……

看到了吗?后一组只比前一组多了2个人,但连接数的增幅却大了很多。

城市的产出(财富/专利/艺术/文学等)不是由人的数量决定的,而是由人的连接数准确的说是由人的有效连接数决定的。

朋友的婚宴上,你跟身旁的人彼此做了自我介绍这算一次连接,但从此之后再无任何联系,你的这次连接就是无效连接,因为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如果你们就此成了朋友,之后经常来往、交流、吃饭甚至还做起了生意,婚宴上跟身旁人的交谈就是有效连接。

城市人口越多,理论上连接就会越多、产出也会更多,但有些连接是无效的、也就损耗掉了,但整体来说有效连接的增幅还是高于人口的增幅,高多少呢?高15%。

城市基础设施的增加相对人口规模的增加有15%的节约,城市产出的增加相对人口的增加则有15%盈余,这就是城市越大越好的秘密。

打个比喻,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10万人口的小城市相比,人口增加了100倍,基础设施只需扩大50倍(100的0.85次方等于50),可城市的产出却扩大了200倍(100的1.15次方等于200)。

不幸的是,城市越大犯罪越多、疾病越多、拥挤越重、污染越重……这些大城市的毒瘤其实也是一种连接,它们是大城市的副产品。

幸运的是,这些毒瘤可以通过人类的智慧切割掉,可大城市基础设施节约和城市产出盈余的科学规律却是不变的。

这就是城市越大越好的底层原理,也是我国要发展大城市的科学依据。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