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文章发布于:2019-09-15 10:31:17




来源:水木文摘(ID: mweishijie)

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01

前两天看到一篇“妈妈因为干预孩子填报志愿,导致孩子没有大学可以上的”反省文,很震惊。

文章说,孩子是重点高中“尖子班”的学生,成绩优异,一直居于全班前三。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孩子填的是南京大学。

但这位学医的母亲固执地认为学医才是最好的出路,儿子必须报中国医科大学。

所以,无视儿子的强烈反对,执意将儿子的志愿改成了中国医科大学。

当高考分数线出来,母亲傻眼了。

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比孩子的分数低了3分,但被母亲改掉了,而上医科大的分数又不够!

更无奈的是,“非中国医科大不读”的母亲,只给孩子填了一个志愿,且不同意调剂。

最后的结果是,尽管孩子考了高分,却不得不接受高分落榜,重新复读一年的现实。

新闻一出,很多人责怪这位母亲的独断专行给孩子的未来添了堵,但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之中的“界限感”。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强行干涉孩子的一切,虽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让双方苦不堪言,甚至两败俱伤。

之前还有这样的新闻:


妈妈因给女儿填错了志愿,觉得对不起女儿,整天忧心忡忡,闷闷不乐,难以接受现实,居然选择了自杀。

对于女孩来说,比起失去妈妈的疼痛,志愿填错根本不值一提,发生这样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

试想这位妈妈要是分清自己和子女之间的界限,孩子填写志愿是孩子的事,妈妈可以建议和指导,但请不要多过干涉或者包办,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心理学专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出,界线,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自以为是的爱,如果没有和孩子分清界限,过多干涉,给孩子留下的重创绝不亚于暴力。


02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这样的一幕:

龙应台带着儿子和亲朋好友去看海,期间,龙应台想去上厕所,就问了身边的儿子:

“要不要上厕所?”

已是21岁大小伙子的儿子觉得特没面子:“妈,我这么大的人了要不要上厕所还需要你告诉我……”

原本以为,儿子只是随口说说,但在龙应台回来之后,儿子不依不饶:“你为什么要问我上不上厕所呢,是怕我尿裤子么?”

一件小事,龙应台不解为什么儿子会纠缠到底,直到收到儿子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妈妈,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才得知儿子的不满,全因自己“管的太宽”。

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言语:

父母对孩子说:我为你操碎了心,你翅膀硬了,大人说话都不听了……

孩子对父母说:烦死了都,怎么什么都要管……

周国平先生说过,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这些父母和龙应台一样,让自己痛苦、让子女不快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孩子当成“别人”,和孩子之间没有“界线感”。


03

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感是什么?

有人作出这样的回答:

父母对于孩子的决定,尊重但不强求;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祝福但不打扰;大胆放手,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可父母,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小别离》中,董文洁就是一个不分界线的父母,女儿考什么高中、上什么辅导班、什么时候做作业、和什么人交朋友,她都要插手,甚至偷看女儿的日记,乱翻女儿的东西。

像董文洁这样的父母数不胜数,一项调查显示:4898人中,有80.2%的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被父母严重干涉。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这样说:

“干嘛要关门,是不是又背着我打游戏?”

“学跳舞有什么用,好好学好文化课”

“听妈妈的,就买这件红色的……”

孩子长大了,他们又这样说:

“报这个专业好!好找工作”

“瞎折腾什么,创什么业,好好当你的公务员”

“30岁了,还没有对象,赶明给我相亲去……”

他们没有边界地干涉孩子的一切,让亲子关系矛盾不断,并且执着地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

我都是为了你好,听我的准没错;

我生你养你,你就得听我的;

我是你妈妈,为什么不能知道你的一切。

……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大的矛盾就是:父母毫不松懈地管教孩子的一切和渴望自由活出自己的孩子之间的矛盾。


04

父母对子女横加干涉,孩子在缺乏尊重下成长,影响不仅是孩子的童年,甚至是孩子的一生。

还记得曾轰动一时的朱雨辰事件么?

“我的同事和我周围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

仅仅看过2期节目,朱雨辰妈妈的话,就让密不透风的压抑感扑面而来。

虽已年迈71岁,还会无微不至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能背着一口锅,跟随剧组,不辞辛劳为儿子做饭……

不仅仅生活上“体贴入微”,更是干涉儿子的工作、社交、甚至情感。

这样密不透风的爱,朱雨辰在节目中,是这样说的:“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马上40岁了的他,因为妈妈干涉他的感情,至今孑然一身,演艺事业也是不温不火。

妈妈对孩子的无微不至,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幸福,却不想让孩子在幸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王梓恒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的一文中这样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才是我们从现在应该开始做的事情。

这,也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05

作家小霍丁·卡特说过:“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另一个是翅膀

“根”就是让孩子有着根植于内心的素养,而“翅膀”就是和孩子保持界限,对孩子放手,给予孩子做自己的勇气,支持他们的每一次决定。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是因为你来,却不是为了你来,父母希望孩子人生幸福,快乐成长,不妨做到:

不打听孩子的“秘密”。

尊重孩子的小世界,对孩子足够的信任,不翻阅孩子的日记,不私拆孩子的信件。

懂得和孩子平等相处。

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儿女之间不是一种隶属或绝对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永远保持孩子的独立

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找什么样的人结婚,完全是孩子的自由,父母请不要横加干涉。

这世上,最好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最伟大的亲情是一种适时的放手,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保持界限。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济南一棵树教育教育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儿童心理研究的服务型公司,一棵树致力于服务每个家庭。服务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婚姻关系,解压实验,沙盘游戏,情绪管理,产后抑郁,青少年心理辅导,儿童心理侧写等服务。


现实..

1、您与孩子无法沟通吗?

2、您的关怀,孩子能了解、感受得到吗?

3、您的孩子正经历什么样的成长阶段,他的需求是什么,您知道吗?

4、您是否对教育孩子感到头痛 ?

5、您是否常与孩子发生对抗冲突,是否感到深深的挫折和失败?

6.您是否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压力很大,感情不顺,工作不顺等问题?

或许你应该尝试这个方法。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素材

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拼命加载中...
已经到底了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我要合作

申请免费试用

您的称呼:

公司:

您的手机:

验证码:

期望合模式:

详细需求:

立即体验